類型:地牢肉鴿(Roguelike)
內容:
《魔法工藝》是一款融合了《Hades》流程編排和《Noita》法術編輯系統的地牢探索游戲。玩家扮演一名巫師,使用法杖施放法術,通過組合不同道具(如分裂、自瞄、穿透)來改造法術形態,打造獨特的戰斗流派。例如,基礎魔法彈可疊加分裂和自瞄道具,形成彈幕火力網,而閃電疾行法術搭配“鼠標”道具后,可手動操控彈道,實現精準打擊。
玩法:
法杖自定義:每把法杖的冷卻、間隔、魔力消耗不同,需搭配增幅道具優化輸出。
流派構筑:支持“連射炮”“狙擊流”“召喚流”等多種玩法,甚至可讓法杖自動戰斗。
環境互動:部分法術可破壞地形,但誤操作可能引發連鎖爆炸自毀。
媒體評測:
3DM 7.3/10:“法術編輯玩法新穎,但后期數值失衡,關卡重復度高。”
Steam 82%好評:“比《Noita》更易上手,但內容量不足。”
玩家點評:
“閃電+鼠標=無敵電球,爽感拉滿!”
“三關打完意猶未盡,期待正式版擴充內容。”
2. 《死域:Rogue》(Deadzone Rogue)
類型:第一人稱射擊(FPS)+ Roguelite
內容:
玩家在生物機械占領的宇宙飛船中求生,對抗獵人無人機、機械蜘蛛等敵人。游戲強調快節奏戰斗,30+武器可改造(如霰彈槍附加虛空擴散),局外成長系統允許用科技點永久強化角色。
玩法:
武器改裝:元素詞綴(火焰、冰霜、電擊)改變武器特性。
動態難度:每場戰斗隨機刷增強效果(如暴擊率提升)。
合作模式:支持4人聯機,同步戰術打擊高難度Boss。
媒體評測:
IGN 8/10:“射擊手感扎實,但敵人AI呆板。”
PC Gamer 78%:“改裝系統有趣,但地圖設計單調。”
玩家點評:
“虛空霰彈槍清場神器,聯機歡樂多!”
“Boss戰套路固定,后期重復刷怪無聊。”
3. 《以撒的結合:重生》(The Binding of Isaac: Rebirth)
類型:動作Roguelike
內容:
以撒為逃離信奉邪教的母親,深入地下室面對畸形怪物。游戲包含700+道具,如“硫磺火”(惡魔交易代價)和“媽媽的刀”(家庭暴力象征),通過非線性疊加形成“眼淚激光”“召喚流”等玩法。
玩法:
隨機生成:20+Boss、隱藏密室(需炸彈解鎖)。
多結局:17個結局碎片化呈現以撒的心理困境。
多人合作:4人聯機共享/爭奪道具。
媒體評測:
Metacritic 89/100:“黑暗哲學與高自由度結合的典范。”
Steam 95%好評:“道具組合千變萬化,400小時玩不膩。”
玩家點評:
“解鎖‘精神錯亂’結局后震撼到失眠。”
“新手建議查wiki,隱藏機制太多。”
4. 《Noita》
類型:像素物理模擬Roguelike
內容:
游戲采用“每個像素都有物理效果”的設計,油遇火燃燒、水導電等互動極盡真實。玩家常因環境連鎖反應(如毒液塵爆)自斃,需謹慎施法。
玩法:
法術編輯:法杖可組合多角度噴火、爆炸等技能。
永久死亡:死亡后僅保留解鎖內容,地圖完全隨機。
隱藏秘密:如平行世界、隱藏Boss“Kolmisilmä”。
媒體評測:
PC Gamer 90/100:“物理引擎革命性,但學習曲線陡峭。”
Steam 94%好評:“死得越慘,學得越多。”
玩家點評:
“用酸雨融化地板掉進巖漿——經典Noita時刻。”
“通關?不存在的,我還在研究怎么活過第三層。”
5. 《怪物火車2》(Monster Train 2)
類型:卡牌Roguelike
內容:
天使與惡魔聯手對抗“泰坦”,玩家在縱向三層戰場部署單位,利用房間卡(提供增益)和裝備卡(強化單位)構筑卡組。
玩法:
氏族搭配:5大氏族(如熔尸族、覺者族)各有專屬機制。
薪火之心:解鎖后提供新游戲模式。
每日挑戰:全球排行榜競速。
媒體評測:
IGN 9/10:“策略深度超越前作,Boss戰設計精妙。”
3DM 8.5/10:“卡組流派百花齊放,但平衡性待優化。”
玩家點評:
“覺者族+冰霜組合=無限控場,爽!”
“契約哨站劇情補全了世界觀,良心DLC。”
6. 《哈迪斯》(Hades)
類型:動作Roguelike
內容:
由Supergiant Games開發,玩家扮演冥王哈迪斯之子扎格列歐斯,試圖逃離冥界尋找生母珀爾塞福涅。游戲以希臘神話為背景,劇情通過每次死亡后的對話逐步展開,NPC關系會隨著游戲進度變化,如與墨紀拉(復仇三女神之一)從敵對到和解。
玩法:
武器系統:6種武器(如冥界之刃、永恒之矛),每種有4種形態,可通過“泰坦之血”強化。
祝福系統:奧林匹斯眾神(如宙斯、雅典娜)提供隨機增益,組合可觸發“雙重祝福”(如波塞冬+宙斯的“海上風暴”)。
死亡成長:失敗后可用“黑暗”強化天賦(如增加血量、沖刺次數),解鎖新劇情對話。
媒體評測:
IGN 10/10:“戰斗流暢,敘事與玩法完美結合。”
GameSpot 9/10:“角色塑造深刻,但后期Build重復性較高。”
玩家點評:
“每次死亡都有新對話,NPC互動太驚艷!”
“高熱度模式(高難度)讓通關后仍有挑戰性。”
7. 《雨中冒險2》(Risk of Rain 2)
類型:3D射擊Roguelike
內容:
玩家在隨機生成的星球上生存,對抗蟲族、機械生物等敵人,最終乘坐飛船逃離。游戲支持4人聯機,角色如“雇傭兵”“工程師”各有獨特技能,道具疊加可形成“暴擊流”“召喚流”等玩法。
玩法:
道具疊加:110+物品(如“尤克里里”觸發閃電鏈),數量越多效果越強。
動態難度:時間推移會提升怪物強度,后期可能被“巖漿蟲”秒殺。
神器系統:解鎖后可自定義規則(如友軍傷害、隨機角色生成)。
媒體評測:
PC Gamer 88/100:“聯機體驗極佳,但單人后期乏味。”
Steam 91%好評:“道具組合千奇百怪,每局都是新體驗。”
玩家點評:
“四人聯機刷‘玻璃刀’秒BOSS,爽到飛起!”
“單人玩容易‘暴斃’,建議找基友開黑。”
8. 《殺戮尖塔》(Slay the Spire)
類型:卡牌Roguelike
內容:
玩家選擇4名角色(如鐵甲戰士、靜默獵手)攀登被詛咒的高塔,最終挑戰“腐化之心”。劇情碎片化,通過事件卡(如“吸血鬼事件”犧牲血量換卡牌)揭露世界觀。
玩法:
卡組構筑:300+卡牌(攻擊/技能/能力牌),需平衡輸出與防御。
遺物系統:如“黑星”提升精英怪掉落,影響流派選擇(如“毒賊”“無限流”)。
進階模式:20層難度遞增,最終解鎖“雙重BOSS”戰。
媒體評測:
Metacritic 89/100:“卡牌設計教科書級,耐玩性極高。”
IGN 9/10:“策略深度無與倫比,但新手引導不足。”
玩家點評:
“觀者‘無限流’一拳秒BOSS,數值崩壞但爽!”
“SL大法拯救手殘,但真男人就該玩NoSL!”
9. (Dead Cells)
類型:類銀河戰士惡魔城+Roguelike
內容:
玩家扮演“細胞人”探索被疫病侵蝕的島嶼,擊敗“收藏家”揭開輪回真相。DLC“重返惡魔城”聯動《惡魔城》,新增角色阿魯卡多和經典Boss德古拉。
玩法:
武器系統:150+裝備(如“電鞭”“巨鐮”),可搭配變異技能(如“死靈法術”吸血)。
永久解鎖:死亡后用“細胞”解鎖新武器或地圖區域(如“時鐘室”)。
Boss Rush模式:5分鐘內連續挑戰全部Boss,考驗極限操作。
媒體評測:
GameSpot 9/10:“手感頂尖,但部分區域重復度高。”
Steam 95%好評:“DLC聯動情懷拉滿,跑酷砍殺停不下來。”
玩家點評:
“0細胞通關只是開始,5細胞才是真地獄!”
“巨鐮+冰弓=無腦割草,平衡性是什么?”
10. 《暖雪》(Warm Snow)
類型:暗黑武俠Roguelite
內容:
玩家扮演“狴犴”調查“暖雪”災變,對抗四大家族與皇帝。劇情多結局,如揭露“龍帝”真面目或成為新神。
玩法:
流派構筑:7大宗派(如“七劍修羅”“無量尊者”),圣物位置影響效果(如“朱雀”放攻擊槽變火球)。
飛劍系統:遠程飛劍可搭配近戰,形成“雷暴”“冰霜”等特效。
天賦樹:58個天賦(如“雷神之力”提升電傷),需根據流派加點。
媒體評測:
TapTap 9/10:“國風美術驚艷,但后期數值膨脹。”
Steam 92%好評:“飛劍手感爽快,多周目劇情值得挖掘。”
玩家點評:
“無量尊者+無限飛劍=站擼BOSS!”
“隱藏結局‘白蓮再生’細思極恐,編劇腦洞太大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