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.《小小夢魘2》(Little Nightmares II)
游戲介紹
《小小夢魘2》是Tarsier Studios開發的恐怖冒險游戲,延續前作的黑童話風格,但視角更廣闊。玩家扮演小男孩摩諾(Mono),與一代主角小六(Six)合作,在扭曲的電視信號世界求生。游戲包含森林、學校、醫院等章節,每個場景對應不同的恐怖元素,如伸長脖子的老師、無頭醫生等。玩法結合潛行、解謎和戰斗,新增武器系統(如錘子)和雙人互動機制。劇情揭示小六與摩諾的復雜關系,結局極具沖擊力,暗示系列時間循環。
媒體評測
GameSpot 8/10:“恐怖氛圍一流,但AI同伴有時影響解謎流暢度。”
3DM 9/10:“章節設計層次分明,醫院關卡堪稱恐怖游戲教科書。”
玩家點評
“錘子戰斗手感很棒,但某些追逐戰難度太高。”
3.《狂父》(Mad Father)
游戲介紹
《狂父》是一款日式恐怖解謎游戲,玩家扮演女孩阿雅(Aya),在父親的地下實驗室中求生。游戲采用像素風格,結合Jump Scare和心理恐怖元素。劇情涉及瘋狂科學實驗、家庭倫理悲劇。解謎方式包括密碼破解、道具組合等,共有三個結局,選擇影響故事走向。重置版優化了畫面和操作,但保留了原版的壓抑氛圍。
媒體評測
游俠網 7.5/10:“劇情黑暗且反轉精彩,但部分謎題邏輯較生硬。”
PC Gamer 75/100:“經典日式恐怖風格,適合喜歡《Ib》《魔女之家》的玩家。”
玩家點評
“爸爸的真相太震撼了,打完結局我失眠了。”
“像素風反而增強了恐怖感,某些場景比3D游戲還嚇人。”
4.IB(恐怖美術館)
《IB》(又名《恐怖美術館》)是由日本獨立開發者kouri制作的一款像素風恐怖解謎RPG,最初于2012年發布,2022年推出高清重制版。玩家扮演9歲女孩Ib,在參觀Guertena藝術展時意外進入一個詭異的美術館“里世界”,畫作與雕塑突然“活”了過來,充滿危險。游戲的核心玩法是探索解謎,玩家需利用環境線索、道具互動解開機關,同時管理Ib的生命值(象征為紅玫瑰)。劇情圍繞Ib與兩位關鍵角色——溫柔卻神秘的Garry(藍玫瑰)和天真卻危險的Mary(黃玫瑰)展開,三人的命運交織,最終走向7種不同結局,其中多數帶有悲劇色彩。
媒體評測
IGN 8.5/10:“用像素藝術與心理恐怖構建的杰作,謎題設計精妙,結局令人深思。”
3DM 9/10:“重制版優化了畫面與操作,但保留了原版的壓抑氛圍,堪稱日式恐怖RPG巔峰。”
游俠網 8/10:“劇情短小精悍,但角色塑造深刻,Mary的爭議性設計尤為出色。”
玩家點評
“謎題不算難,但美術館的氛圍太詭異了,晚上玩真的會做噩夢。”
5.《銹湖:根源》(Rusty Lake: Roots)
游戲介紹
《銹湖:根源》是銹湖系列的前傳作品,以Vanderboom家族三代人的悲劇為主線,探索長生不老藥的秘密。游戲延續了系列標志性的詭異畫風和碎片化敘事,玩家需通過解謎拼湊家族歷史。玩法包含物品組合、密碼破譯等,每個關卡對應家族樹的一個節點。劇情涉及亂倫、謀殺、煉金術等黑暗主題,結局揭示銹湖旅館的起源。游戲細節豐富,如倒放音樂、隱藏彩蛋等,增強沉浸感。
媒體評測
IGN 8.8/10:“銹湖系列敘事最完整的一作,謎題與劇情結合完美。”
3DM 9/10:“家族詛咒的設定令人毛骨悚然,解謎難度適中。”
玩家點評
“Emma上吊那段太壓抑了,銹湖的故事永遠這么黑暗。”
“每個謎題都像在剝洋蔥,越解越讓人想哭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