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. 《這是我的戰爭》(This War of Mine)
類型:生存策略 / 戰爭模擬
介紹:
玩家操控戰亂中的平民(如廚師、記者、運動員),白天在破敗的避難所制作工具、治療傷員,夜晚潛入廢墟搜尋物資。游戲靈感來自薩拉熱窩圍城戰,道德抉擇是核心——是否搶劫老人、是否收留難民等。角色心理狀態(如抑郁、崩潰)會影響行動效率,而冬季來臨后生存難度驟增。DLC《父親的承諾》新增劇情模式,深化敘事。
媒體評測:
GameSpot 9/10:“對戰爭殘酷性的深刻反思,道德困境令人窒息。”
游俠網 9.5/10:“生存玩法與人性拷問的結合堪稱藝術,但新手引導不足。”
玩家點評:
“偷醫院老太太的藥品后,布魯諾自殺了……這游戲讓我失眠三天。”
“冬季沒燃料,全員凍死——原來《饑荒》是童話,這才是真實生存。”
3. 《勇闖死人谷:暗黑之日》(Into the Dead: Our Darkest Days)
類型:橫版生存 / 喪尸策略
介紹:
設定在1980年喪尸爆發的美國小鎮,玩家領導幸存者團隊建立避難所,平衡饑餓、疲勞與心理創傷。玩法融合晝夜策略(白天建造、夜晚防御尸潮)和橫版潛行戰斗,角色技能互補(如醫生治療、戰士近戰)。動態事件系統讓每次游戲體驗不同,例如遭遇邪教或資源爭奪。
媒體評測:
PC Gamer 8/10:“喪尸圍攻的壓迫感十足,但AI隊友偶爾智障。”
TapTap 8.5/10:“美漫畫風與寫實生存的反差驚艷,道德抉擇比喪尸更可怕。”
玩家點評:
“女兒被咬后選擇親手了結……這游戲的‘人性計量條’比血條掉得快。”
“雨夜潛行關卡氛圍拉滿,但手柄瞄準簡直反人類!”
4. 《冰汽時代2》(Frostpunk 2)
類型:城市生存 / 策略模擬
介紹:
續作背景設定在暴風雪災難30年后,玩家作為執政官需擴張冰原城市,應對資源短缺與派系斗爭。新增石油開采、議會投票系統,法律抉擇更復雜(如是否強制勞動)。DLC提供模組工具,支持玩家自定義地圖與劇情。TGA 2024最佳策略游戲得主。
媒體評測:
IGN 9/10:“派系博弈與城市管理的深度結合,但后期數值爆炸。”
A9VG 8/5/10:“‘放逐之路’結局震撼,但優化問題拖累體驗。”
玩家點評:
“為了石油和‘工程師派’聯姻,結果被‘工人派’推翻……政治模擬器實錘!”
“-70℃的暴風雪來了?直接開‘童工法案’,問就是‘這一切值得’。”
5. 《秋末生存》(Survive the Fall)
類型:廢土生存 / 基地建造RPG
介紹:
隕石撞擊后的末世中,玩家帶領三人小隊探索開放世界,建造基地并應對“熵寂毒霧”與變異生物。特色是小隊分工系統(可指派隊友采集或戰斗)和深度制造科技樹(從凈水器到狙擊槍)。IGN前瞻評價其“融合《輻射》探索與《饑荒》建造”,但劇情表現力較弱。
媒體評測:
IGN中國 7.5/10:“基地建造細節豐富,但對話缺乏配音減分。”
3DM 8/10:“環境擊殺爽快,但BUG較多需優化。”
玩家點評:
“用‘蘑菇民’的毒霧變異成觸手怪?這科技樹比克蘇魯還瘋!”
“隊友AI總卡在石頭縫里,建議改名叫《秋末尋路》。”